【離職大假計算方法】年假賠償全解析 勞工法例怎麼說?

【離職大假計算方法】年假賠償全解析 勞工法例怎麼說?

在香港職場,離職時的「大假」賠償往往是員工關注的焦點。根據《僱傭條例》,員工有權就剩餘年假獲得補償,但資格與計算方法因年資與辭職通知期而異。

許多人因不熟悉法規而錯失權益,甚至與僱主產生爭議。本文將深入解析「離職大假計算方法」,提供實用指南,助您順利結算並安心轉換職場新篇章。

 

 

目錄

  1. 離職大假計算方法|什麼是離職大假?法律基礎解析
  2. 離職大假計算方法|賠償的資格條件
  3. 離職大假計算方法與實例
  4. 離職大假計算方法|申請賠償的步驟
  5. 注意事項與常見問題

 

離職大假計算方法|什麼是離職大假?法律基礎解析

「離職大假」指的是員工在離職時未使用的有薪年假,可根據《僱傭條例》第41D條申請賠償。勞工處規定,年假賠償適用於法定年假(7-14天,視年資而定)及合約額外年假(如公司提供更多假期)。

 

無論是主動辭職還是被解僱,只要符合資格,剩餘年假可轉為現金補償。與其他福利(如長期服務金)不同,年假賠償不設最低年資要求,但需遵守合約中的辭職通知期。

 

離職大假計算方法|賠償的資格條件

並非所有離職情況都能獲得年假賠償,以下是資格條件詳解:

  • 年資要求:連續工作滿3個月(每週18小時以上),即可按比例享有年假賠償。若不足3個月,通常無權領取。

 

  • 離職類型:主動辭職或被解僱均可申請,但若因嚴重過失被即時解僱(如違紀),可能失去資格。

 

  • 通知期合規:需遵守辭職通知期(通常1個月),若未提前通知,僱主可扣減代通知金,影響賠償金額。

 

例如,服務2年的員工主動辭職,剩餘10天年假,若合規提交辭職信,可獲賠償;但若試用期內離職未滿3個月,則無權領取。確認合約條款是關鍵一步。

 

 

關於辭職信,若你此刻正感到困惑,不知道如何下筆,不妨閱讀這篇關於《離職信教學(附範例)》文章。要是想避免冗長的文字,使您的決定更加明確,則可閱讀這篇《簡短辭職信教學(附範例)》文章

回到目錄


離職大假計算方法與實例

「離職大假計算方法」以日薪與剩餘假期為基礎,以下是具體步驟與案例:

  • 計算公式:平均日薪 × 剩餘年假天數。平均日薪 = 過去12個月總收入 ÷ 365(不含非固定收入如花紅)。

 

  • 年假累計:年資1年7天,2年8天,3-9年逐年增1天,9年以上14天,按比例計算當年剩餘天數。

 

  • 扣減情況:若預支年假超出應得天數,僱主可扣回多領薪酬。

 

案例1:陳先生月薪20,000港元,服務3年,剩餘12天年假。日薪:20,000 × 12 ÷ 365 ≈ 657港元。賠償:657 × 12 = 7,884港元。

案例2:李小姐月薪15,000港元,服務1年6個月,當年應得7.5天,剩餘5天。日薪:15,000 × 12 ÷ 365 ≈ 493港元。賠償:493 × 5 = 2,465港元。

註:建議保留薪資紀錄,確保計算無誤。

回到目錄

 

散水餅小貼士結算大假賠償後離職,不妨送上Cookpio幸福布丁燒散水餅,3款少糖口味與12款自選圖案,為同事留下溫暖回憶。

買滿指定金額就可以全港免運費,優惠及價錢以網站内容為準。詳情可到按此前往官網了解更多。

 

離職大假計算方法|申請賠償的步驟

申請年假賠償需清晰流程,以下是實操步驟:

  1. 核查剩餘年假:查看合約或HR紀錄,確認未用天數。
  2. 提交辭職信:撰寫辭職信,註明最後工作日與年假賠償要求,遵守辭職通知期
  3. 與僱主確認:離職前與HR核對金額,法律規定需於最後工作日或7天內支付。
  4. 存檔證據:保留通訊與薪資單,若有爭議可申訴。
  5. 申訴渠道:若未獲賠償,聯繫勞工處(電話:2717 1771),限期為離職後6個月。

提前溝通能減少誤會,確保權益到位。

若想了解更多辭職通知期到底怎麼計算,可閱讀這篇《辭職通知期計算攻略》文章。

回到目錄


注意事項與常見問題

處理「離職大假計算方法」時,以下細節與疑問需留意:

  • 合約優先:若公司年假政策優於法定標準,以合約為準。
  • 代通知金影響:未守通知期可能被扣薪,抵銷賠償。

 

 

常見問題

  • 兼職員工有年假賠償嗎
    • 滿3個月且每週18小時以上即可按比例計算。

 

  •  年假可否累積到下一年?
    •  法定年假不可累積,需當年用完或賠償。

 

  • 被解僱還能拿賠償嗎?
    • 除即時解僱外,均有資格。

 

  • 如僱主想這名離職員工不扣假提早走,以工資作交換餘下有薪年假,會否抵觸僱傭條例?
    • 根據法例,僱主是不得支付工資,代替年假,即所謂「買假」,但如僱員同意,是可選擇接受僱主支付款項,代替部分年假,而這「部分」只限於超過10天的年假部分。

 

想了解更多關於勞工法例辭職的內容,可以瀏覽《勞工法例辭職》,了解勞工法例下的辭職須知,幫你輕鬆應對職場轉換!

 

掌握離職大假計算方法,讓您在職場轉換中不失權益。準備好辭職信,迎接新開始吧!

回到目錄

返回網誌